导航
1. 显卡
1.1 评估显卡性能的基本参数
显卡是AI领域最为关键的硬件,而显卡里面最需要关注的参数是显存规格。
- 显存容量
- 决定GPU能一次性处理的数据规模,直接影响模型训练、高分辨率渲染等任务的执行能力。
- 像是水池,如果水池小, 装不了足够的水,水会溢出,会爆显存。
- 很多AI应用会有最小的显存要求, 类似电脑的内存, 过小会无法打开应用或者很卡。
- 显存带宽
- 带宽=显存频率×显存位宽/8
- 高带宽提升数据吞吐效率,尤其对AI训练和科学计算至关重要。
- 像是运输水的管道。水管小, 水运的慢,运输效率低。
- 显存位宽 (Memory Interface Width)
- 类似高速公路的车道数,车道越多(位宽越大),单位时间通过的数据量越大。
- 常见位宽为128-512位。
- 比如RTX5090的带宽512bit,RTX5080为256bit,RTX5060为128bit。
- 非常明显,位宽数值越大越好。
1.2 选择显卡时的一些建议
- 4060TI 16GB是购买新显卡时建议的最低选择.
- 当然配置稍低的显卡也能用, 4000和3000系列的各种8G版也还可以, 但是吃得饱和吃得好是有区别。
- 尽可能买4090、5090这种最高配置的型号。
- 尽量英伟达显卡。
- 绝大部分AI应用都是基于Nvidia开发,文档更全面。全世界范围内使用Nvidia的用户更多, 出问题更容易解决, AMD可能要你一个人摸索。
- AMD不是不能用, 很多人工智能项目理论上也是支持AMD, 但是效率不如Nvidia,麻烦也多,非专业用户不建议。
- 关于30系显卡
- 性能尚可,但是有极大的矿卡风险。
- 比如3060ti 12G的版本, 性价比不错 , 在确定卖家可信和价格合适的前提下, 值得购买。
- 关于40系显卡
- 除4090外其他的型号,相当于30系列提升不够大。
- 关于50系显卡
- 相当于40系列提升不够大,但2025年它就是最新最强的。
- AMD显卡?
- 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事情都是不断变化和相互转换的。
- 一方面,大家都知道英伟达显卡好,所以购买的人多、价格贵,还经常缺货。特别是中国用户,购买英伟达显卡有时候就像抢购春运高铁票一样。
- 另一方面,AMD可能自己的显卡产品线不如Nvidia那么强势,所以有时候某些型号会非常具有性价比,价格略低,性能参数却更高。
- 所以我认为在2025年,AMD显卡是也是一个好选择。
1.3 显卡等级介绍
1.3.1 华硕ASUS
- 丐卡: 雪豹DUAL
- 入门: ATS 巨齿鲨
- 中端: PROART, 面向设计师群体
- 高端/次旗舰:TUF电竞特工, 面向电竞群体
- 旗舰:ROG猛禽
- 超旗舰:ROG骇客
1.3.2 微星MSI
- 入门:万图师
- 中端:红龙(目前已暂停)
- 高端/次旗舰:魔龙
- 旗舰:超龙
- 超旗舰: 闪电 (目前已暂停)
1.3.3 技嘉GIGABYTE
1.3.4 七彩虹Colorful
深圳厂商, 虽然不如华硕, 微星那么知名, 但也是深耕显卡领域多年的老品牌, 质量和售后也都是有保障, 算是仅次于华硕微星技嘉的准一线品牌了. iGame系列是七彩虹的主打产品, 可以购买.
- 低端: 网驰
- 低端: 镭风
- 入门: 战斧
- 豪华版三风扇
- Duo双风扇
- 中高端/旗舰: iGame系列
- 入门: ultra
- 次旗舰: Advanced/Ultra
- 旗舰: 水神Neptune/火神Vulcan
- 顶级: 九段Kudan
1.3.5
1.3.6 索泰ZOTAC
中国香港的公司, 工厂应该在东莞, 旗下还有蓝宝石、映众、万丽等其他显卡, 是N卡二线中实力很强的品牌. 旗下的蓝宝石是AMD显卡中的霸主, 超过华硕和微星, A卡第一, N卡强也在情理之中.
- 入门级产品:毁灭者和霹雳版系列
- 中端产品:X-GAMING系列
- 高端产品:至尊OC和天启系列
- 旗舰产品:包括PGF和AMP系列
索泰的高端和旗舰系列值得购买.
1.3.7 影驰
实力还可以, 金属大师和名人堂等口碑也还不错, 可以购买.
- 丐版: 黑将/大将
- 入门:
- 中端: 金属大师
- 高端/次旗舰: GAMER/星耀
- 旗舰: 名人堂
- 超旗舰
1.4 个人点评
- 我们通常所说的显卡, 包含核心显存、电路背板、外壳、散热、风扇、GPU等。
- 其中GPU芯片是最重要的部分, 由Nvidia和AMD生产。
- 华硕微星等向Nvidia和AMD采购显卡芯片, 再加上自己的散热, 外观等设计, 形成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。
- 所以不同品牌的显卡, 其芯片都一样, 只是由于不同厂家的经验, 设计, 侧重点不同, 才导致产品的差异。
- 比如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都生产4090, 实际性能差异很可能不到10%或者5%, 甚至没有差异, 但是售价可能相差几千块。
- 所以很多时候,强二线或者二线品牌的显卡性价比更高。
- 氪金,信仰玩家请无视。
1.5 Nvidia显卡购买参考
D后缀的显卡是为了规避贸易战限制在国外版基础上小幅度削弱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版本,如果可以尽量买不带D的版本,两者价格几乎一样,性能缺存在小幅度差异。
1.5.1 4060Ti 8G
1.5.2 4060Ti 16G
- 这个版本的显卡目前在京东自营很少有货了。
1.5.3 RTX 4070 Ti SUPER 12G
1.5.4 RTX 4070 Ti SUPER 16G
1.5.5 RTX 5060 8G
1.5.6 RTX 5060Ti 16G
- 京东自营-华硕(ASUS)RTX 5060 Ti 16G 雪豹 ,3899
- 京东自营-技嘉(GIGABYTE)5060Ti 16G显卡 风魔 GeForce RTX 5060 Ti,3599
- 京东自营-技嘉(GIGABYTE)5060Ti 16G显卡 小雕 GeForce RTX 5060 Ti AORU,4399
- 京东自营-七彩虹(Colorful)战斧 GeForce RTX 5060 Ti DUO 16GB GDDR7,3599
1.6 AMD显卡购买参考
1.6.1 20G
- 京东自营-讯景(XFX)AMD RADEON RX 7900 XT 20GB 海外版
- 京东自营-讯景(XFX)AMD RADEON RX 7900 XT 20GB 雪狼 白色
- 京东自营-讯景(XFX)AMD RADEON RX 7900 XT 20GB 公版
1.6.2 24G
1.7
1.8 显卡天梯图
1.9 英伟达40系显卡对比
4070普通版本不建议, 推荐4060Ti, 4070 Ti Super, 4080和4090.
2. 处理器
-
人工智能和CPU关系不大, i3也能勉强用但不推荐, 建议i5及以上, i7,i9更好。
-
CPU不太关键, 但是部分AI相关应用可以使用CPU的计算能力, 另外更强的CPU肯定体验更好。
2.1 因特尔CPU问题介绍
- 英特尔13代和14代处理器存在性能衰退现象,主要表现为处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显著下降,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、蓝屏等问题。
- 性能最多可能损失达30%,且无法恢复。
- 问题不是一定发生,长时间高负载更容易出问题。日常办公这种低负载情况出问题的概率会降低很多。
- 所以一般来讲,要么选择英特尔12代CPU,要么选择AMD。
2.2 AMD芯片能否用于人工智能?
- 英特尔由于之前的强势,在个人消费和服务器领域占有率较高,部分软件或者框架都英特尔CPU有些专门的优化,因此可能存在一定优势。
- 但是英特尔13代和14代存在的性能衰退现象,实在是过于抽象。
- 所以在2025年,AMD处理器已经是个很好的选择了。
3. 内存
-
16G起步, 建议双通道32G(16+16), 64G(32+32)更好, 多多益善.
-
内存条是非常容易购买的产品, 和CPU一样在主板内被保护得非常好, 几乎没有损坏的可能性. 购买时注意下区分下ddr4或ddr5, 最大容量等即可.
- 没必要买所谓极客级别的产品, 也没必要为了特挑颗粒高出的一点时序而支付额外成本, 64G的普通内存条远比32GB的顶级内存更加实用.
- 参考
4. 固态硬盘
-
容量越大, 速度越快, 性能就越强.
-
很多应用和模型动辄五六G, 建议2T起步, 最好4T.
- 参考
5. 散热系统
随着显卡,处理器,PCIe 5.0固态硬盘等硬件的性能越来越高,发热量也随之水涨船高。所以散热系统的重要性,也愈发重要。轻则影响硬件性能释放,严重的话可能会损害硬件。
5.1 CPU散热
- 水冷散热器
- 优点
- 理论上水冷散热系统更好,散热效率更好。
- 更节省空间,有些ITX只能使用水冷
- 缺点
- 使用寿命存在不确定性,产品品质、电脑平时的负载情况,以及搬家托运这种情况发生的震动,都可能影响可用年限。两三年,三五年,七八年都有可能。
- 某些特殊情况下,可能会产生漏液的风险,继而可能进一步导致其他硬件受损。
- 优点
- 风冷散热器
- 优点
- 皮实耐用。
- 缺点
- 高端风冷散热器,为了提高性能,提及较大,有些机箱可能无法安装。
- 散热效率不如水冷。
- 优点
我的选择
- 个人偏好风冷散热,买一个顶级性能风冷散热器,可以基本上不会坏,可以使用很多年。
5.2 固态硬盘散热
现在有些高性能固态硬盘,新能很强,但发热非常夸张。现在有专门给固态硬盘散热的产品,如果机箱和主板空间支持安装,建议安装。
5.3 显卡散热
显卡的散热系统由厂家设计和决定,市面上没有为显卡单独额外安装的散热器。所以关于显卡散热,一是了解显卡的散热设计,二是注意机箱的风道等散热设计。
6. 操作系统
-
普通用户尽量windows 10 & windows 11.
-
操作系统不像显卡那样是一个生死问题, 大部分应用也支持Linux, MacOS, 或者使用Docker也行, 但对于普通用户较为麻烦.
7. 其他
7.1 购买整机还是装机
- 尽量自己购买各种配件装机, 使用体验和硬件升级等各方面都比整机好太多。
- 整机厂商作为一个商业公司,商业利润总是第一考虑要素。部分厂家为了榨取利润,可能会牺牲品质。
8. 硬件优先级
显卡 > 内存 >= 硬盘 > CPU > 主板 >= 电源